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国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英国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英国教育的目的?
英国教育是权力下放的。在联合王国各个组成国家中,教育系统各不相同,也由不同***监管:英国***负责英格兰地区的教育,威尔士***负责威尔士地区的教育,苏格兰***负责苏格兰地区的教育,北爱尔兰行政局(Northern Ireland Executive)负责北爱尔兰地区的教育。
尽管权力下放,但各构成国之间的教育系统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它们都是五级教育:早期、小学、中学、高中、继续教育(FE)和高等教育(HE)。
除北爱尔兰是4岁之外,所有地区的儿童在5岁至16岁之间都要接受义务教育, 在此之前可以在幼儿园读书。 FE和HE不属于义务教育,如果想要接受HE则需要参加GCE A levels(或得到同等证书),全日制学生一般在大学或学院中接受这些教育。
“国民教育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自1988年开展,为英格兰和威尔士5至18岁学生的教育构建总框架。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也有类似的项目。
作为传统上国际教育排名靠前的国家,英国展开了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苏格兰在此***中的表现一般强过英格兰,其次是北爱尔兰和威尔士。
二战后英国的教育改革是什么?
1943年,***发表了《教育改造》***,对战后教育重建进行了总体规划。***提出,新的重建方案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性的认识,即教育是在各个连续的阶段实施的一个连续的过程,儿童的教育从5岁开始到义务教育结束,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招收11岁以下儿童;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招收11岁以上儿童。***的发表,为《1944年教育法》的颁布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194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教育大臣巴特勒(R.A.Butler)递交的教育法案,称《1944年教育法》。
《1944年教育法》的颁布,为战后英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总的法律框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英国自此确立了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的现代公共教育体系。其次,双轨制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前的民办学校通过不同程度的改组,在很大程度上被纳入了公共教育体系中。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并存的教育制度尚未完全改变,公学还没有纳入公共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改革发展史?
1、贵族阶级的教育逐渐转向实用教育
在原来的中世纪时期,贵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骑士,进而为统治者服务,所以军事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但到了15世纪,随着人文主义和商业经济的发展,贵族的教学逐渐转向社会实用领域,教育内容相对较丰富。
除了要学习一些历史、法律、算术、语言、天文学等,还要学习一些优雅的技能,主要是为了礼仪的表达和社交,比如骑马、唱歌等。在此时期,贵族尤为看重对历史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对于国家的责任感,从历史中获得对于国家的感悟,并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方向。
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有哪些特点?
英国: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教育具有比较明显的慈善性(初等教育)和贵族性(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现了典型的双轨制度。此外,英国的教育主要沿袭旧制,如***用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学校,通过慈善教育等。
初等学校基本仍由国教教会掌管,另外还有一些慈善学校和私人学校,它们与中等教育是不相衔接的。
贵族子弟几乎不会与初等学校***,他们多接受家庭教育,公共的初等教育多由宗教团体或个人捐赠而成,只为贫民儿童设立,具有明显的慈善性。
总的来说,初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总体处于上升阶段;作为中等教育主体的公学和文法学校,主要面向初等教育阶段接受接受家庭教育的豪门富户子弟,作为升学的预备教育,他与初等学校五衔接,教育内容主要是“七艺”,虽然受到科学教育思潮的冲击,但古典教育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由于传统的坚守和保守主义的强势,英国近代中等教育发展比较缓慢。
高等教育在17到18世纪中,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依旧坚持对古典文化的崇尚,贵族性依旧明显。不过,随着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上升,中小资产的子弟也逐渐有机会跨入高等学府大门。
总的来说,作为中等教育主体的公学和文法学校和牛津、剑桥大学等高等学府,都一直带有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的性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国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国教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